在英國時期,品牌的第一堂課最重視的是:「你的品牌大理想是甚麼?」
而工作後,品牌教育的第一堂課不外乎: 「品牌=LOGO嗎?」「品牌是一個部落」。
我想這樣的差距是來自於客戶對於品牌的期待。
在這半年的時間中,我們接案成功的客戶通常都是有企業識別更換的需求,
經過窗口的溝通後,開始這場未知的品牌大冒險XD
或是他們只是意識或了解到要更換品牌(logo),
而企業識別要有一致性,企業識別先做好,才能做網站、才能做包裝、才能做手冊。
但卻沒有意識到,這將也會是一場組織的改造,領導人的角色態度更是關鍵。
我也才明白,為甚麼我的學程叫brand leadership,
為甚麼在兩學期中我需要學創新與組織轉型、學領導、學科技與品牌、學做研究。
回歸正題,101這個詞,是我在德國英國上課時老師都會這樣說的,
有點像是初階的意思,像是macro101就是初階總經的意思。
因此,今天想分享的是branding 101品牌的最基本認識。
Brand是維京語的火燒(to burn),
也是一開始會烙印在家裡的牛羊身上做記號區分這是你家的牛、我家的牛,
因此可以看到這是我們加諸了某個意義或是記號在兩個一樣的商品上,形成了差異化,
這個品牌的概念到現在還是很有道理,就像是雜牌可樂和可口可樂,
明明都是可樂,但我們卻認定他一定哪裡不一樣,這個「哪裡」就是品牌的秘密了!
但以上是商品品牌的概念。
現在不只有商品品牌,還有企業品牌、個人品牌…。
雖然世界上各式各樣的東西都可以稱自己為品牌,
但區別產品品牌和企業品牌是重要的,策略當然也有所不同。
企業品牌的塑造不是烙印一個logo區分你家我家就完成了,
非常多的因素左右一個企業品牌的成功,
其中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人,
需要由內部員工開始對企業有歸屬感、有忠誠,才能真正地讓客戶、未來員工接觸企業。
換個角度來說,換logo(企業識別)是一個契機讓大家重新愛上這個品牌,但他並不代表所有,
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審美標準、意見、聯想,
因此,應該要相信專業根據策略轉譯的企業識別,而第一眼看不習慣真的是正常的!
就像是去剪頭髮,設計師減得太少,像是原來的,你也會覺得怎麼花錢了還長一樣,
但其實他幫你把分岔白髮都處理好了,但你卻覺得略為無感;
而幫你大改造,前一個星期一定是很不習慣的!但你還是會相信設計師的專業,
過兩星期,可能就覺得沒有那麼難看了XD
因此,企業識別固然重要,不妨留一些時間與品牌策略、形象相對照,了解設計師的設計理念,
而非只用一眼的時間去看喜不喜歡這個logo,天下非常困難有全體員工都能拍手叫好的logo,
所以我認為換識別真的是個契機來激發大家對於企業品牌的想像(和愛恨糾葛與討論),
更重要的是接下來如何傳遞你的品牌,
讓大家了解「我們是誰」、「我們為甚麼存在」、「我們可以一起去哪裡」,
重新讓大家與品牌產生連結、在多變的時代下一起穩定地向前走。